按:南京市積極推進醫用耗材治理改革,通過強化組織領導,組建城市聯盟,開展帶量采購和價格談判,搭建信息化平臺,開展醫用耗材招標、采購、配送、結算、使用等實時監管,取得積極成效。
南京市近年來通過優化制度、創新方式,理順醫用耗材價格體系,完善全流程監督管理,推動形成高值醫用耗材流通快捷、價格合理、使用規范的治理格局,醫用耗材改革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強化組織推進
2019年7月,南京市成立分管市長任組長,紀委領導和14個部門組成的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工作領導小組,并印發《關于開展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工作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建設南京市醫用耗材陽光監管平臺的實施方案》。同年9月召開醫用耗材陽光監管推進大會,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市紀委書記分別進行動員部署,推進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和陽光監管平臺建設。2020年3—4月,開展“醫用耗材治理改革專項推進月”活動,集中力量推進醫用耗材集中采購、集中結算工作,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凈化市場環境和醫療服務執業環境。
二、組建城市聯盟
2019年8月,南京、淮安、泰州三市組建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聯盟,聯合開展普通耗材帶量采購,4類耗材平均降幅72.7%,最高降幅87.4%。2019年,首次開展高值耗材價格談判,選擇吻合(縫合)器這一常用高值耗材作為談判對象,17個產品價格平均降幅達到12%,截至2021年5月底,實際節約醫療費用1331.8萬元。聯盟組建以來,共推進執行國家藥品集中采購談判結果4次、國家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談判結果1次,省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談判結果4次、省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談判結果1次,市醫用耗材集中談判結果13次,歷次談判共涉及210個品規藥品、8100多個品種耗材。截至2021年5月底,實際節約采購金額27.95億元。
三、構建陽光監管平臺
建成南京醫用耗材陽光監管平臺(以下簡稱信息化監管平臺),具有監控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采購使用、配送企業供應保障、醫保基金合理使用、平臺集中結算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等五大功能,有效實現醫保、醫院、價格和耗材招采信息數據匯集統一,對醫用耗材“招標、采購、配送、結算、使用、支付”全流程記錄和對醫院、醫生、供應商等三類對象重點監控管理。目前,全市1528家醫療機構全部納入平臺管理,實現醫療機構全覆蓋。依托信息化監管平臺,南京市醫保局全面掌握醫用耗材價格變化情況及市場行情走勢并定期發布城市醫用耗材價格監測指數,為招采談判、價格調整、醫保支付、總額預算管理等改革工作持續提供數據支撐。
四、推進集中結算
成立南京市醫藥集中采購保障中心,依托信息化監管平臺,扎實推進醫療機構集中采購藥品耗材的集中結算工作,實時監測醫藥企業的采購訂單配送率、申請醫療機構付款率、醫療機構的確認收貨金額率、實際支付貨款金額率以及采購保障中心向醫藥企業結算金額率(以下簡稱“五率”)。截至2021年5月底,“五率”分別達到91.1%、88.5%、92.8%、67.7%和96.0%。對執行進度達不到要求的,采取約談、警示、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等措施,努力實現所有公立醫療機構采購醫用耗材在采購平臺上公開交易、陽光采購。截至2021年5月底,共有62家醫療機構在整改。
五、推進供應服務保障
通過與供應服務企業簽訂協議,依托信息化監管平臺,實時監測企業網上配送、結算等數據,依約定開展集中采購和結算,提高企業回款率。對違約、違法的企業,視情況采取通報、約談、暫停服務乃至取消供應服務資格等措施,強化對供應服務企業的有效管理,實現了醫用耗材全鏈條閉環管理。截至2021年5月底,已有2595家供應服務企業納入協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