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4月8日,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周末,對北京市3600多家醫療機構來說,卻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
提前數日,制度的完善,預案的培訓,患者的宣教,工作的部署就已經全部到位。
我們拿著院領導提前下發的,工作時間精細到每一分鐘的工作安排表格,按部就班地完成著各自的工作,對賬,中途結算,停醫囑。
4月7日23點,整個醫院寂靜平安,唯有急診熙熙攘攘,人流不斷。就在大家期盼醫改系統順利切換的最后時刻,搶救室卻送入一名猝死患者。
心肺復蘇、氣管插管......一系列搶救措施有條不紊進行的同時,分診護士為患者辦理了掛號入院手續。但未來得及收費,卻已經到了23點半,眼看系統即將切換,為了保證醫改順利進行,患者費用不出差錯,搶救室護士當機立斷,與搶救醫生共同為患者借藥進行搶救,同時為患者辦理了結算手續。
此時搶救室內滿滿六名重病患者,分診臺又接到急救車送入的九十歲高齡危重病人,為了不影響信息系統切換的運作,分診臺護士向家屬耐心地解釋了醫改的內容和大致的工作安排,醫生則迅速為患者做了心電圖等必備的檢查和診療,并及時的送入了搶救室,借藥救治。
4月8日0:17,系統切換完成,并已穩定,我們指導患者家屬掛號,繳納醫事服務費,辦理留觀等入院手續,這名老人成為了我們回龍觀院區醫改后的第一位患者。
一系列的檢查完善之后,家屬興奮地找到護士問:“費用沒收錯吧,我們做了CT,怎么那么便宜?”護士拿出了最新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表,耐心解釋了什么叫做醫事服務費,哪些檢查項目降價,哪些服務漲價之后,周圍的幾位患者家屬都表現得比醫務人員更加激動和興奮,連連稱贊醫改的利國利民。
看到從零點起,護理部領導、護士長、信息中心和各個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在診區內巡視,眾多患者和家屬看到了醫務工作者的努力,看到了政府對醫改的決心。
急診不眠夜,急診護士不僅能迅速地搶救,也能耐心細致地解釋安慰,不顧辛苦,用自己的服務詮釋著醫改的內涵。